
4.9+顆星
昨天在真心巿集遇到一位素食的台灣年輕女孩,她聊起:在清邁素食的選擇還比台灣更多,她特別推薦一家餐廳,「冬蔭功湯好大好大一碗、非常非常讚!」她兩手都比出大姆指。
巧的是,我才剛在清邁自由行社團看到有人推薦這家餐廳,也是大推冬蔭功湯。嘉琪有研究精神,立刻上網確認就是同一位:一個生活中也實踐並推廣Vegan的小美女。
google評價4.9顆星,像是樓上住家、樓下一家人(和一狗)共同經營一家乾淨明亮的餐廳。
我們如推薦點了冬蔭功湯(因為我而做了不辣的)和炸春捲。還有嘉琪到哪裡都一定要一盤蔬菜。這次是綜合炒蔬菜。
湯和炒蔬菜的份量相當大(以清邁的平均狀況來說)。湯裡是滿滿的豆腐、十幾種蔬菜和蕈菇。
當然不會有蝦,但是椰奶加上蔬菜熬的湯頭非常順口,每一種蔬菜都切得適口、煮得火候恰到好處。
該濃郁的、該柔軟的,各盡其職。有口感有甜味,沒有一口是太爛或太硬。
炒蔬菜上桌後,炸春捲就被晾在一邊了。很神奇,炒蔬菜有80%食材和湯是重複的,但一點也不減損它們的魅力。
只用新鮮蒜片拌炒,沒有其他什麼粉什麼精,
厲害的是,這一盤的蔬菜每一種熟成速度差異是很大的,從彩椒、洋蔥,綠花椰菜到紅蘿蔔和南瓜,都是條塊的、個頭飽飽滿滿,沒有切絲或薄片來混充份量的。
因為個頭飽滿,特別嘗得到:每一種火候都剛剛好,該清甜的、該鬆軟的,和放在隔壁湯碗裡的比,又是另一種爽脆感。
食評中常用「飽嘴(台灣話)」來描述一道菜的食材用料扎實,讓滿滿好料使口腔充分獲得滿足感,特別是價格昂貴的海鮮(例如雪場蟹)或是肉品(例如5A和牛)。
這一刻,我腦子浮現的感覺,就是「飽嘴」的滿足感。
而且,完全不用佯裝成山珍海味,只用素顏面世。直球對決就足夠精彩。
這一碗冬蔭功100泰銖,炒蔬菜90泰銖,春捲50,真的,沒話說。不點飲料的我們,各點一杯熱薑茶和檸檬蘇打(20/30)。
然後去google留下了5顆星的評價。
補記:炸春捲沒有不好、也吃光了。連炒菜的蒜片也是。




